2022年4月17日

沉浸式体验中国民主 筑国际沟通桥梁——“从首都实践看全过程人民民主”国际青年沙龙成功举办

 

 

4月15日,伴着北京春日的暖阳,“国际青年领袖对话(GYLD)”项目开启了“从首都实践看全过程人民民主”国际青年沙龙系列。来自法国、美国、喀麦隆、巴基斯坦、马来西亚、哥伦比亚等10个国家的在华国际青年走进北京市政协机关及北京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大楼实地参观,并与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面对面研讨交流,近距离体验和了解中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

 

走进政协 了解协商民主

 

蓝天下,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北京市政协机关新址恢弘大气。在一层展厅,国际青年了解了北京市政协70多年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听到不同历史阶段委员提案在推动医保电子结算,团结抗击非典、新冠疫情等公共卫生领域的故事,让国际青年感受到历届委员们始终把人民的事放在心上。

“去年年底,就是在这个会议室,北京市委书记蔡奇专门到政协就成功举办冬奥会听取政协委员的建议。” 北京市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副主任臧丽昆向国际青年们介绍道。

在委员们日常协商议政的会议室,尼泊尔青年丹巴鲁·卡特尔(Dambaru Kattel)就迫不及待地问道:“北京市政协是怎么推动决策和工作落实的?”臧丽昆笑着表示,政协的定位首先是政治协商,主要是把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汇集起来,并通过常委会建议案、界别提案、委员提案等方式提交给北京市委市政府。北京市委市政府及各部门会很重视这些意见建议,并转化为政策或改进工作措施,同时还会将提案办理情况与政协沟通反馈。

在座谈会上,北京市政协研究室副主任杨清柏首先向大家介绍了作为社会主义民主重要形式的协商民主是如何通过人民政协发挥作用。“人民政协是大团结大联合的组织,集中了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的代表人物,他们联系着社会各界群众,可以将社会各界的意见、要求、批评和建议,通过政协这个渠道充分反映出来,从而实现公民有序政治参与。”这回应了美国青年谭嘉煦(Joshua Dominick)在座谈会上十分关切的问题,即中国百姓的声音是如何传递到政协。

北京市政协原副秘书长、民盟北京市委原副主委宋慰祖通过“曹雪芹故居复建”的故事介绍了主要由文化、科技与教育等领域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的民盟是如何参与政治协商过程的。

北京市政协副秘书长、民建北京市委原常务副主委任学良则向大家介绍了大部分成员来自经济、企业界的民建如何深入基层进行实践,听取民意,而后再提出具有专业性的提案。

北京市政协副秘书长、农工党北京市委副主委李亚兰则表示农工党汇聚了环境、卫生领域的专业人士,特色鲜明。北京空气质量的改善就少不了农工党成员的积极建言献策。

许多国际青年表示这是他们第一次了解到“协商民主”。“这种形式很独特,在国外好像没有类似的组织。”巴西青年拉斐尔(Rafael Henrique Zerbetto)表示。

同时,国际青年还围绕人大和政协的区别、远期政策建议如何推动、民主有效性如何评估、中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世界意义等与政协委员们进行了探讨。

“我们在中国生活工作了很多年,在华外国人如何能参与到政策制定中呢?”这也是许多国际青年关心的问题。

北京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王辉耀表示这些年北京市政协一直很注重听取国际人士的声音。他提到他曾参与北京市政协关于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的大型议题调研,前不久还刚刚协助举办了有30多家跨国公司、国际组织人士参与的北京市“两区”建设座谈会,听取大家的意见建议。他认为这都是协商民主的延伸。

“今天大家来到北京市政协参访,坐下来与我们的各位委员坦诚交流,我觉得从某种角度上讲,大家已经参与到协商民主中了。”北京市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宏生的总结道。

 

走进党派大楼 了解多党合作

 

参观农工党党员之家

参观北京市民盟组织历史回顾展

参观北京民革党员之家

参观北京民进会史馆

国际青年们还来到北京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大楼参访。这里是8个民主党派北京市委员会的“家”。大家一起参观了北京市民盟组织历史回顾展、民革党员之家、北京民进会史馆、农工党党员之家等史料展馆,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友谊在新中国成立前就已开始,并在建国后的建设、改革时期形成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合作方针。各个民主党派各有特色,但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目标将他们与中国共产党团结起来共同奋斗。

国际青年还了解到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北京市原副市长何鲁丽、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欧美同学会原会长陈竺等知名人士原来都来自民主党派。

4位民主党派的代表人士也来到活动现场,并直接用英文与国际青年进行了交流。民革代表、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副教授唐昆讲述了自己加强中国全球卫生治理人才的建议通过民革转化成两会提案,进而影响国家决策的故事。

民主党派人士不仅可以通过提案参政议政,还可以直接到各级政府机关任职。九三学社代表石浩男就分享了她挂职内蒙古自治区阿尔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发挥民主党派身份优势和专业特长推动当地发展的故事。

“最让我惊奇的是,中国的党派之间是盟友、伙伴的关系,而不是像许多国家一样是竞争的关系。”巴基斯坦的青年明竺(Zoon Ahmed)感叹道。

对此,民盟代表、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王明进作为一位政治学者深有体会。他认为很多西方人对中国民主的误解在于他们是用自己的认识在衡量,认为民主的唯一标准是存在多元竞争。而中国的民主则更注重民意的表达和执行。因此,他认为民主的概念应该多吸收非西方国家的实践和形式。

致公党代表、精诚教育集团董事长王洋也从自身的观察和实践经验出发,谈了他对民主的认识。他认为,不同的文化土壤必然孕育出不同的民主形式,民主的有效性还得靠实践来检验。中国作为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中国经济和社会的蓬勃发展就是中国民主有效性最好的证明。

马来西亚青年朱国伦(Gaston Chee)表示,通过今天的参访,感到西方对中国的民主还存在很多误解。他很想知道怎样才能消除这些误解。

“办法就是举办更多像今天GYLD这样的活动。”代表们的回答十分简洁。

“国际青年领袖对话”项目发起人兼秘书长、全球化智库(CCG)秘书长苗绿表示此次活动是开创性的,为国际青年提供了沉浸式感受中国政治协商特色、参政议政和民主程序的机会。未来,项目还将举办更多相关活动,走进相关机构和部门,更全面地了解中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国际青年互学互鉴、共同成长。

“国际青年领袖对话”项目由全球化智库(CCG)和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共同发起,旨在为不同文明、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国际青年搭建交流思想、互学互鉴、增进友谊的对话平台,倡导各国青年发扬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完善全球治理汇聚更多国际化、年轻化、多元化力量。

分享至